第四十八章 女儿心1 (第2/3页)
,曲舞形式也是千奇百怪。
不论“雅乐”还是“俗乐”,都是“乐府”体制下产物,二者共同发展,本也无可厚非。但这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来维持。乐府在武帝时到达顶峰,有千余人。而后随着经济的没落而衰减。到东汉哀帝时,因“性不喜音,郑声淫而乱乐”遂令“罢黜”乐府。这里的“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所传曲舞。因与儒家提倡的雅乐有异,故不受国家待见。当然,民间采集上来的通俗乐舞,亦在“郑音”之列。所以哀帝罢黜“郑音”,以“俗”乐损失最是惨重。而管理“俗”乐的黄门鼓吹署,则饱受摧残,人员更是一减再减。
虽不受皇家所喜,但鼓吹署好歹也是皇室机构,自然设在北宫。徐晃非要叫刘毅一起,就是想利用其职务之便。毕竟北军中候掌监北军五营,官虽然不大,但权力却大的要死,进出北宫自不在话下。
北宫仍是禁军把守,守卫看了刘毅出示的身份照碟后,当下放行。徐晃以其亲兵的身份,也未加以刁难。鼓吹署在北宫东南角,两人一路行来,找了半天,才在一堆宫殿群中找到了目的地。
那是个院子,仅有几亩大小。房门虚掩,院墙蓬草横生,似乎久不住人。门楣上,横着一幅牌匾,几个油漆大字剥落大半,依稀可见“鼓吹署”三个字。两人上前,拉着锈迹斑斑的门环扣了几扣:“有人么?”
敲了半晌,里面才有人应道:“谁啊。”
一个身形瘦削的中年蓬松着头,提着个管制乐器探出了头,他拉开了门:“你们是?”
刘毅对乐器不大熟,但董卓入京后,生活极是奢华,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耳濡目染之下,对这些古代乐器也了解一些。这青年手中提的,叫竽。
徐晃有些不确定:“这里是黄门鼓吹署?”
那青年指了指头上的牌匾,没好气地道:“上面不是写着么,还用问?”
他语气大不耐烦,徐晃心头也有了点火气:“你们署主在吗?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