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射礼宴饮,巾帼不曾让须眉(一) (第2/3页)
有人舞旗,船尾有人擂鼓,呐喊声震天。
百姓在两岸摇小彩旗呼喊助威,其他水戏小船分列两旁鸣锣击鼓歌舞招摇,好不热闹。最终以得标的队伍胜出,官家赐宝钱,赐宴饮。
争标之后便是射礼,官家与太后移驾射殿观礼。
这射礼分为大射、宾射、燕射和乡射。
大射是天子祭祀时用的射祀;宾射是诸侯国参见天子时行的射礼;燕射则是小型聚会或宴请时举办的,称为燕息之射;乡射则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乡射之后多伴有乡宴酒礼。
此次射礼取与民同乐之意,按燕射礼仪行使。
今年射礼由大宋、契丹、西夏、大理、安南等国一同竞赛完成。
此时主持射礼的乃是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幼子,郇国公赵允成,官家赵祯的从兄,也可见国朝对此次射礼的重视。
射礼领射为大宋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曹琮,他乃是大将军曹彬之子。
西夏请出了夏国王第三子宁王李元泽,大理段氏派出长公主驸马高正安,契丹派出南院宣徽使韩忠勋等人。
官家及太后在射殿坐定,郇国公赵允成宣布射礼开始。
射殿前先是两列军士摆开“偃月阵”,旌旗招展,鼓乐喧天,两列人马出阵对舞,如刺击状,或攻或守,表演战场厮杀之状。
一声巨响,烟火处跑出一匹“引马”,之前偃月阵中人马退列两旁。这名骑手手中执一把开道旗,在马上表演马术,或站于马背之上,或藏于马腹之下,等等开场戏。
开场戏结束,便正式开始比赛。
先是固射,国朝招箭班十余名侍卫,也是穿着窄袖紫袄,头上幞头簪花。将草靶移到指定位置,雁翅排列,两人守一个,静候各位使者发箭。
固射,顾名思义就是固定箭靶射箭,十人一组,每人射十支箭矢,谁中靶心红点最多谁就获胜,中的五支以下者,则被淘汰。
大理、吐蕃、安南等小国本就不精骑射,又不敢与辽国、夏国争锋,因此,第一轮固射结束,大理、吐蕃诸部等,淘汰了一批人。
接下来是射柳。
所谓射柳就是把鲜嫩的柳枝两头挂上葫芦,置于架上或树上,用箭射柳枝,在葫芦落地前奔马将葫芦拿在手中。
这可是一等一的箭术,射柳最重火候。鲜嫩的柳枝不能完全射透,要不葫芦下落太快,纵使奔马而来也是接不到的。
又不能太浅,等马奔到了却不见葫芦下落也是不行。
偏要只射掉嫩柳枝那外面一层青皮,待它摇摇欲坠之时奋马奔来,刚刚好接到下落的葫芦而不坠地,才算做是一等。
郇国公一声令下,众人一齐发箭,五六匹战马奔腾而出,跑在最前面的是辽国韩忠勋。
契丹人精于骑射,每年都要举办春秋捺钵巡游打猎比试骑射,选拔青年才俊。
跑在第二名的则是国朝的曹琮,他也是出征过西夏的勇士,这等比试自然不在话下。
接下来是西夏宁王李元泽,他是夏国王李德明第三子,原本李德明只被宋国封为夏国公,可是他不臣之心久矣,如今自立为大夏国王,大宋无力阻拦,只得接受夏国的纳贡,算是承认他们自立为附属国。
此时,最前面的两个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