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九章 响声(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九章 响声(求订阅) (第2/3页)

各个配套厂担任技术核心,算是勉强让各个配套厂的技术水平提升了一小节。

    王贵山便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作为老漓东厂为数不多的六级工之一,他跟陈继祖的关系十分要好,脾气也是一样,用现如今新漓东厂副厂长黄治国的话来说:“陈继祖和王贵山根本就是臭味相投!”

    所以在老漓东厂时这俩老哥俩的日常就是聚在一起喝酒,气儿不顺了就开始怼人,而且根本不在乎对方是谁,哪怕是厂长大人亲自,那也是造怼不误。

    老漓东厂时,老哥俩凭借手上的技术,扎实的手艺还能在厂里立得住,可随着桂州厂的扩大,特别是一批批的自动化设备的引进,靠手艺吃饭的老师傅们便逐渐被边缘化。

    而这个时候陈继祖已经在株江厂立足了跟脚,而且收获不错的待遇,自然就把这些事情告诉自己的老哥们儿王贵山。

    王贵山就这么一来二去的酒杯陈继祖勾搭到株江厂的。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陆陆续续的,株江厂挖到了超过200名老漓东厂的技术骨干。

    可终究没有把所有老厂的技术骨干和成熟的工人队伍一起搬过来。

    尤其遗憾的是老漓东厂焊接车间的人竟然一个都没弄来,而是完完整整的成为新漓东厂的焊接加工厂。

    这让对焊接拥有大量需求的株江造船厂失去了一个在焊接技术上升级的机会。

    为此回来的陈继祖还大病一场,只觉得自己没做好,辜负了温大伟的期望。

    其实大家伙儿都明白,别说是陈继祖了,就是换做天王老子去,老漓东厂的焊接车间也不会来株江厂。

    倒不是因为路途遥远,而是整合后的新漓东厂给焊接车间开出的条件的确是好。

    以至于历来以高福利、高薪资著称的株江厂在这份待遇面前都没啥竞争优势,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焊接车间不走也算情理之中。

    只是这样一来,株江造船在整体的技术方面就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只能说勉勉强强达到能造船的及格线而已。

    这样的情况下株江造船的竞争力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各大船舶运营企业迟迟不下订单的根本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