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章 朱由校的好奇 (第2/3页)
而在明朝建立之前,江南最繁华的就是苏州,连南京都比不上,并且读书人又多,应该说是南直隶真正的中心。
偏偏东林党后来也是选择这里,作为基地,朱由校不感冒也就很正常了。
“皇上不知道几社的宗旨呀,那臣讲讲哈。”
陈夏一点不慌,甚至背着手学起老夫子的形象,抬头挺胸道:“绝学有再兴之几,而得知几神之义,谓之几社也!”
“说人话!”
朱由校气乐了,走过去一脚踢在他小腿上。
陈夏假假的“哎哟”一声,好委屈的望着他,被他一瞪,假模假样的憨笑几声后解释起来。
当然不是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朱由校岂能不知这话的意思,他解释的是几社成立之初的缘由,和成立之后作为。
“这么说夏知县还是复社的创始人之一喽?”
朱由校眉头又皱起来,听完解释后,他对几社其实已经没意见,几社的确不参与政治,只是做学问。
抨击时局是有,可大明的传统是不禁止言论,只要不是煽动百姓的,爱抨击朝廷是不管的。
大明对言论自由其实极为纵容,不然也不会又那么多谣言,连朱元璋都被骂屠杀功臣。
这可不是满清说的,而是明朝的读书人堂而皇之的写成书说的。
可上到皇帝,下到知县,从没因为这事抓过人,老朱家这一点,胜过后来的统治者无数倍。
朱由校不满的情绪,现在不是针对几社,而是针对复社。
夏允彝还真可以算是复社的创始人之一,复社未建立之初,当时在北京参加科举的夏允彝,跟张溥等人走的很近。
都是南直隶人,而且都是忧心国事的读书人,因此一共二十八个人,聚在一起成立一个叫做燕台十子之盟的组织。
这组织成员,后来基本上都是复社成员,张溥更是复社的领袖。
张溥跟夏允彝应该说渊源很深,首先他是太仓州人,跟松江府隔壁,其次他是陈子龙师兄,都是徐光启的弟子。
徐光启是上海人,张溥读书时,没少在松江府。
只是谁也想不到,一生不理党争的徐光启,会教出张溥这么一个,几乎是后世的社会运动宗师级的学生来。
张溥的恐怖,当年连内阁首辅都对他极为忌惮,称之为白衣卿相,能够影响朝廷任免内阁成员。
这家伙是死得早,不然真的很可怕,你想想,一个仅仅是举人身份的,没当官的人,竟然能够在民间指挥朝廷任免宰相。
这能力别说古代,就是后世那些运动领袖跟他比都弱爆了。
人家只是凭着个人魅力和才学,就让朝廷许多官员自认是他门生,甘愿对他言听计从的。
“皇上说笑了,彝仲兄就是不愿跟复社同流,这才跟卧子他们一起,又创立几社做学问的,并没参加复社。”
朱由校狐疑的望着他,陈夏很坦然的看他眼睛,一点没有闪躲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