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心怀不轨 (第2/3页)
又要练字。
真正专业课不多,基本上就讲解皇帝指挥的御营打过的各个战役,一场场的复盘推演。
在吴三桂看来,皇帝虽然五年光复天下,但他打的那些仗没有一个能称的上惊艳的,都十分平庸,真让他心里佩服的也只有天子刚起兵时的那三个月,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拉队伍,然后说服几员大将,甚至最后带着一支兵马出人意料的渡海北上三吴,而不是去绍兴倚江而守。
吴三桂入京后,还没见过天子。
他也请求面圣谢恩,可皇帝根本没理会。
今天被突然告之参加廷议,也是出乎意料。
此时突然被天子直接点名,吴三桂甚至有些走神,回过神后赶紧起身,向天子请罪。
朱以海瞧着吴三桂,比自己也就大几岁而已,从民族国家来讲,他背叛国家是个汉奸,从个人道德来看,这人不忠不孝而且屠城滥杀。
他是商人之子,也是将门子弟。父亲吴襄本是个马商,后来投军,再联姻辽西将门祖家,得以迅速在辽西发迹。吴三桂在这种风起云涌的时代,靠着家族的关系,也凭着自己的勇武,确实很了得。
二十岁当上游击,二十三岁参将,二十六岁副总兵,二十七岁就担任了总兵。
但朱以海很清楚,吴三桂绝不是那种全凭家族关系而上位的纨绔子弟,这人确实是非常有本事的,不说他孝传九边出城救父之举。
就说他在好几个关键节点上的选择,就说明了这人不简单。他几次重要节点选择,第一次自然就是勇敢的带着一队家丁出城去救城外被清军包围的父亲,既勇且孝,一举扬名。
之后松锦大战时见势不妙,果断逃跑,也展示出了一个枭雄本色。
后来在山海关,先降顺又降清,更是透露出他的眼光和果决,他能清楚的判断出崇祯救不了,李自成成不了事,满清终将入关这些。
就如当年他在崇祯加封他平西伯,让他率关宁军撤入关中勤王护驾,他却故意在路上磨蹭一样,后来鞑子被朱以海打的节节败退的时候,吴三桂也是再次翻脸无情,最终弃虏降明。
而且吴三桂还有一点,他爹被李自成控制在手,他都能够毫不顾忌的降而复反,至于爱妾陈圆圆更不值一提。
这是一个狠人,曾经拜太监高起潜为义父,也拜洪承畴为老师,在那混乱的时代,他一个年轻人,能够迅速窜起身居高位,却又不全凭关系。
他不管在谁的手下,不论是洪承畴还是崇祯又或李自成、多尔衮等,都没有谁能够真正拿捏他,在投朱以海之前,他手里始终握着一支足够的力量,让别人对他投鼠忌器,甚至得大力拉拢。
他永远头脑清醒,绝不会对任何人忠诚,该背叛就背叛该抛弃就抛弃,毫无道德负担。
而且他确实很能打。
甚至连秦淮河上最有名的名妓陈圆圆都被他收入囊中。
可以说,吴三桂那绝对是主角模板,在明末,那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历史拐了个弯,吴三桂没能下西南做云南王,如今被迫交出兵权,在京成了个闲官。
面对皇帝那微微笑意,吴三桂心中居然有几分紧张。
“陛下圣明,臣附议!”
吴三桂心思百转,最终却也只是说出了这句话。
朱以海哈哈一阵轻笑,却是没再理他。
皇帝继续说迁移的事,除了旧勋,皇帝还计划要把一些地方世族高门迁来,其中就包括许多旧东林等。
因各种原因,如今没能在绍天朝中做到五品实职的那些旧东林,甚至是旧阉党在内的诸士绅名门,朱以海也打算借此次机会,把他们来一次大整顿。
一朝天子一朝臣。
既然新朝兴起,又哪还能容的下旧朝的利益集团。
新贵们也只有踩着旧贵们,才能占据高位,才能坐的更稳。
新朝的江山,新帝的皇位,更得靠这些新贵们的支持护佑才能稳固。
以前出过阁部侍郎,总督巡抚、布按的地方士族,现在没有五品实职的,都要迁入京津。
以前出过五品以上实职官,现在家族没五品实职的士族,迁入河北安置。
若是人口还不够,那就继续放宽标准,比如以前出过进士,现在没有五品实职在任,而田产千亩以上或财产万两以上者,迁入山西、辽西。
从田产、财产多的开始迁起,迁到够了为止。
大明朝出过两万多进士,近三百年的历史,这两万多名进士来自几千个家族,有些家族近三百年,曾经出过三十多个进士,也有些家族出过七八个进士的,甚至有四代八进士、五尚书的。
什么三尚书五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