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六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六章 (第3/3页)

曼丹社会的特性

    战前,荷兰当局在人口稀少的这个地区,保留并利用了传统首长(政治的、宗教的),将全州分为 12 个自治领域进行了间接统治。另外,在教育方面,与爪哇不同,接受了西

    欧教育的“开明”知识分子的人数也很少。进而,应该说是民族主义的萌芽、旨在地区和

    种族一体化的认同的形成也很迟,从这种意义上说,在印尼的主要四岛中,可以说该地区

    是政治上最“落后”的地区。

    考虑到这种情况,可以说战前在西加里曼丹地区,一小撮统治阶层、知识分子之间积

    极的反荷感情并没有高涨,何况将日本视为“解放者”的契机极小。

    从社会经济的侧面来看,其最大的特色(尤其是州府庞提纳克市)是华人人口比重很

    高,且与印尼的其他地区相比,华人的“土着化”现象很明显。根据 1930 年的荷属印度

    的人口普查结果,华人人口为 108 万人,约占该州人口的 13%。而其中约 75%是荷属印

    度出生者。

    进而从表 1 可以看出,农村居住者的比率极高也是一个特征。总的加起约100万。

    该数字显示,在基本上没有欧洲大企业投资的西加里曼丹州的农业(以椰子、胡椒、橡胶、黑儿茶等小规模经营为主)中,华人与印尼人一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该地可以说是“(华人)基本上已土着化、构成基本社会的一员、形成了荷属印度的特殊华侨地区”的一个事例。

    进而在与外部经济的关系中,一部分华人商人与其说在加里曼丹岛内的南加里曼丹或英属婆罗洲,不如说在马来亚(新加坡)、西爪哇、南苏门答腊等形成了一个经济圈,在西加里曼丹、爪哇、马来亚的三角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反映了这种人口学、经济地理学的特殊性,在文化方面州府庞提纳克受新加坡的影响比爪哇更加强烈。因此,在日中关系进入全面战争的状态后,来自华人进行排斥日货运动的中心地新加坡的、通过广播及报纸等的宣传活动的影响也是极为强烈的。其状态是“随着事变的扩大,当地华侨的对日感情日趋恶化……虽然没有特别组织的抵制活动,但事态

    却在默默地进展着”。

    上述两点、即荷兰对西加里曼丹的统治状态和华人影响力之大可以说是考察庞提纳克

    事件时的重要的伏笔。.海军的统治方针

    根据 1941 年 11 月 26 日决定的“关于实施占领地军政的陆海军中央协定”,荷属婆罗洲连同西里伯斯、东印尼地区都成为了海军的主要负责地区。但是,根据对荷属印度的进攻战略,最初占领西加里曼丹的是陆军的海上机动部队

    (1942 年 1 月 29 日)。其结果,陆军的统治一直持续到了同年 7 月,之后才由海军接管。

    而且,根据上述的“陆海军中央协定”,海军主要负责的地区被定为“人口稀少,将来帝

    国应拥有的处女地区”。接着在 1942 年 3 月 14 日决定的“占领地军政处理纲要”中,再

    次确认了对该地区的统治方针:“海军的主要负责地区以我方永久确保该地区为目标,并

    在全部地区进行以帝国为中心的有机结合……”。

    如这一方针中使用的“永久确保”或“处女地区”所示,可以说在纳入海军统治的各

    地区,有着日方可最大限度地随意处理的含义。不用说,这种认识引出了这样的评价:该

    地区不仅是文化上劣等之地,而且是缺乏爪哇那种民族主义运动基础的地区。

    在这种统治方针下,担任军政的海军在西加里曼丹始终如一地实行了极为保守的施

    政。

    但是,在当初陆军管辖时期,该地区原有的各政党、组织解散后,在日方的倡议下组

    织了称为“日新会”的组织。与爪哇的三 A 运动一样,是以对日本持较友善态度的大印尼

    党的地方领导人诺多苏爵诺(音译)、苏威古诺(音译)等为中心的组织。

    从内容上看,表面上是三 A 运动式的支持日本团体,以发扬*****圈的对日合作

    精神、加强全亚洲人的团结、制止“第三国际侵入亚洲、尤其是印尼”为共同目标,但并

    没有进行特别可记载的实质性的活动,在海军统治开始后不久便自然消失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