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把握不住,捉摸不透 (第3/3页)
绍面前炫耀完后,便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府中,而阎象则把自己的顾虑和猜测说与袁术。
此时的阎象深受袁术重视,对于阎象的话,袁术自然不会当成耳边风,再加上袁术自己心里也对袁绍有所猜忌,所以当即就派人去袁绍身边安插细作了。
在汝南的地界上,还没有他袁术做不到的!
......
另一边,袁绍回到自己的大营后神色多有阴沉。
许攸等人问了一下情况后,也是一个个眉头皱起。
袁术变了!
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其实这一点许攸等人并没有太过惊讶,因为在当日那道惊雷响过之后,许攸等人都发现自己似乎更加了解‘自己’了!
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好像从那一声惊雷之后,每个人都被醍醐灌顶一样,以前对自己所擅长的需要长时间探索,如今只是一个念头就能明白!
这一点有多重要许攸等人完全能想象得到!
就像在场的这些谋士中,荀谌自言他在大势的分析上相对有优势一些,而其他方面诸如阴谋诡计却是稍差一些。
还有许攸,在谋略上有些优势,但在内政上却乏善可陈。
当许攸等人相互交流这些明悟的时候,所有人都惊讶于这种突来的转变,他们都清楚这种变化会产生怎样的效果,甚至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
很显然,袁术应该就是这种人了!
其实不光是袁绍提到的袁术,现在在场的人中,包括袁绍,在性格处事方面多多少少都有了一点变化,只不过有些人变化不明显,有些人变化比较明显而已。
当然,袁术的这种变化对袁绍他们来讲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一个有头脑,有兵马,有袁氏支持的袁术,不是现在的袁绍能够撼动的!
所幸袁绍在南下之际也没想着自己能够直接夺取袁术的基业,他本就是想让三个儿子去抢的。
换个角度来讲,袁术聪明一些,打下的地方自然也会多一些,到时候还不是他袁绍一家子的?
就这样,袁绍终究是在汝南的原鹿驻扎了下来。
袁绍驻扎的位置,也把袁术心里的野心完全暴露了出来。
原鹿地处汝南东南,与扬州的庐江和九江非常接近,从原鹿这边出兵,不论是九江还是庐江,都只需一天就能抵达。
很显然,袁绍投靠袁术之后,他要做的就是帮袁术打下庐江和九江这两块地方。
这一点,袁绍就算不爽,也没有办法。
......
就在袁绍抵达汝南并且在汝南扎根下来的时候,蔡邕的信件也送到了刘虞手中。
刘虞是个典型的山东汉子,身材魁梧,容貌堂堂,不过刘虞的魁梧与武将的那种并不一样,本身宽仁的他缺少武将那种凶悍之气,倒是多了一些儒雅之意。
说起来,刘虞的能够做到现在这个位置,也是靠着自身过硬的政绩累迁上来的,他在成为幽州牧之前就做过幽州刺史,不过因为被连累才免了一段时间,等他再次上任的时候已经是州牧之职了!
刘虞为政宽和,即便是对待外族也多没有例外,因此他在外族中的声望很高,至少公孙瓒在的时候外族都很愿意听他的话,只不过公孙瓒一直主张杀戮,所有刘虞对公孙瓒有些看不过去。
这天,刘虞在府衙处理外族事宜的时候收到了蔡邕的信,当他看明白信中的内容后,当即召集文武商议出兵幽州的事。
蔡琰推测的没错,刘虞在得知吕布想要占领并州用以扩大势力后,他稍稍沉吟就决定出兵阻止。
待一群文武全部到齐后,刘虞将蔡邕来信的事说了一边,并且表明自己想要出兵并州。
话刚说完,从事齐周等人便表示支持刘虞出兵,最后商定以鲜于辅、鲜于银两人为正副统帅,携幽州十万兵马出兵并州,务必要阻止吕布吞并并州的计划。
两人领命后就下去整顿兵马了。
趁着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小声提议,为何不让公孙瓒领兵前往,以公孙瓒的能力应该更有把握一些。
这一点其实刘虞也是知道的,但知道归知道,用不用又是另一回事了。
公孙瓒虽然勇武过人,但太不听话了!
刘虞本以为上次替他求情后他多少会感念一点自己的恩德,然后不再跟自己对着干,结果公孙瓒依旧是那副我行我素的老样子,甚至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如此一来,就连刘虞这个好脾气也逐渐厌恶起公孙瓒来了。
从不满到厌恶,可以看出刘虞已经有放弃公孙瓒的打算了,甚至如果公孙瓒有什么过激的举动,这次开往并州的十万大军就要开往右北平了!
“公孙瓒此人骄恣不化,蛮横无理,我岂能用之?”
这话一出,那人就不再说话了。
很显然,公孙瓒已经被刘虞厌恶,不出意外是没几天好蹦跶了。
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刘虞这话几乎是判了公孙瓒的死刑,只不过这个死期至少也要等鲜于辅和鲜于银凯旋之后才能确定。
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