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至谋弗谋 (第3/3页)
的这些话是何意啊?”澹台商正想站起来,但又选择坐了下去。
“书中有写过一句话,王宫所建,立于山下,此山之下,就是王宫。”
“确实有这么一句话。”澹台商似乎能想起来。
“先祖知有铜,而铜上建王宫。先祖遍找铜,国中却无铜。国中无铜,庙堂自运铜。国中有铜,庶民皆无铜。”澹台宬接着说了这么一番话。
“国史当中也有这些话语?本宰执怎么会不记得?”澹台商确定这不是出于国史的记载。
“这是侄儿所说,与国史无关。”澹台宬解释道。
“不知应该如何解释啊?”
“先祖建立王宫之初,就应该发现了铜,但先祖并未挖铜,而是在这之上直接建立了王宫,以防后患,以备不时之需。”
“何谓以防后患?何谓以备不时之需?”澹台商一边思考,一边接着问道。
“如果国内有铜,必会炼铜以成钱,铜钱多而物少,自会让铜钱不值钱,而物却异常值钱,不仅伤民亦伤国,这是以防后患。分封之初,民无钱,而国有物,这是一种平衡之势。而到现在,庶民变得富庶,也需要更多的铜钱,此时国内之物也变得多了,也需要有铜来炼铜钱了,既不伤民,也不伤国,但我国却一直难以有铜,这是以备不时之需。”澹台宬边想边说着。
“没想到宬儿你还是经世济民之才,你刚才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可言。先祖这么做是要让庙堂亲自运铜来我国,如此就可以控制铜的产量,不让铜变得不值钱,因为庙堂所运之铜的数量并不多,可以说是只能算刚好,但这是有利于我国的,也是属于先祖的智慧了。上百年来,我国也未曾去向别的诸侯国买铜来炼铜钱,没想到先祖已经想到了上百年之后的事情,这是何等的谋划以及智慧啊!竟然能帮后世之人算到这一步!大哉我先祖!”澹台商理解了刚才澹台宬话语里的意思,于是就说出了这一番话来。
“也就是说,王宫之内必有铜!”澹台商又补充了这么一句。
“宰执大人说的没错,正是如此,不论是正推还是反推,都可证明王宫之下有铜。”
“看来宬儿还有审案之能,说不定还可以帮着宋哲审他府内之案……但就算宋哲亲自求上门来,本宰执都当不认识他。”澹台商说完后就哈哈大笑起来。
这次换作是澹台宬变得有些疑惑了,他自是没听懂澹台商指的是什么。
“宬儿你的想法是准确的,本宰执也是信任于你的,所以才会按照你的谋划向我王提出挖王宫,你也算准了我王会同意,并且也一定要让本宰执和宋哲一起挖王宫。现在看来,皆是妙计啊!你也算准了宋哲的行事做派,虽说你也未曾见到过宋哲此人……可你就是算得准!”
“宰执大人过奖了。”澹台宬谦虚的躬身行礼说道。
“不过宬儿,还是刚才的那个问题,本宰执到底去哪里挖铜?”
“庙堂之谋在国政殿,诸侯国之谋……也就是辅国之谋在议事堂,这议事堂亦位于王宫高墙之内。”
“就在议事堂之下的土地内?怪不得议事堂的地势要高一些,而且与其他诸侯国的位置也不一样,原因就在于此……也不敢有人去随意挖讨论国事之地,看来这是先祖的奇谋啊!本宰执还想着要把我王最喜爱的某座宫殿给挖了……”
“也算是至谋弗谋了。”澹台宬说道。
“至高的谋略是为不谋?就如先祖之谋只是借地势,这才是最为至高的谋划,但也算是没有什么谋划,因为只是顺势,而这也才是至高的谋划,不谋才是谋,但也就是不谋!让他人揣测不透,越想越不知!原因只在于没有谋划,但这就是谋划本身!宬儿你可是指的此意?”澹台商认为他的解释不会有错,所以他显得很是自信。
澹台宬看了看堂内的众多竹简,“宰执大人所说就是弗谋。”
此时的澹台商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来人啊!”
府内的两名小厮应声而至,两位躬身一起说道:“宰执大人!”
“多叫上几个人去买锄头,本宰执要亲自送到宋哲的府上去。”
其中的一名小厮问道:“宰执大人可是指的宋吏首府上?”
“买几个合适一些的,要有饭量……要有重量的,别让人觉得挖起地来就像没吃过饭一样,吃饭之前就像忘了今天还没挖过地一样。”听上去澹台商的话语似乎另有所指。
“宰执大人,是……是去买用两只手都难以抬起来的那种锄头?”
“自己去想。”澹台商摆了摆手,意思是让他们赶紧去买,以免让宋哲买到了最不像锄头的锄头。
“宬儿,一起用晚膳吧,明天就要去挖王宫了……是挖议事堂。”
“侄儿遵命。”澹台宬恭敬的说道……
两个小厮也不知该如何做,他们边走边商量:“宰执大人是要将锄头送到宋吏首府上,这宋吏首能拿得动锄头?恐怕连拖都拖不走!”
“那宋吏首可是重臣,是打算在自家府里种地不成?”
“说这些都没用啊,我倒是认为,最主要的是让宰执大人能拿动才行,你刚才没听说啊?宰执大人要亲自去送到宋吏首的府邸。”
“可宰执大人就能拿得动,或者是抬得动锄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