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送别 (第3/3页)
了叹息也无可奈何,只得亲自出营相送。
分别之际,雷云先是朝蔡邕长揖了一礼,“老师,您坚持要去长安,弟子只能遵从师意。今瑾有片言相告,若老师依言而行,则或可助您脱离日后之灾难……”
“哦?”蔡邕闻言淡淡一笑,“念之有言尽可讲来。”
“老师……”雷云微微近前一步,低声道:“您到长安之后,可设法结交王允王司徒。此人颇有城府,日后诛杀董卓必定离不开此人,其也是老师日后安危之关键……此外,老师若日后有难,可立即遣人携我密信前去城中的明月楼求助。那是我辽东设在长安的情报据点,可助老师脱离灾厄……”
他此时向蔡邕讲这些,除了为他的安危考虑,还意在给他提个警示。
他深慕蔡邕之才,且与他也已有师徒之名,于公于私皆不会眼睁睁看他深入虎穴而无动于衷。
听罢雷云的叮嘱,蔡邕顿时沉默了。
良久,他微微叹了一口气,慨然道:“念之有心了……你的心意为师心领了。”
“老师……”雷云闻言抬头望了他一眼,神色之间微微浮出一丝惊愕。
就在他准备开口之际,却闻蔡邕微微叹道:“念之……常言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为师之安危你不必担忧,但凭天意罢。为师只盼你照顾好琰儿,如此为师死亦无憾……”
“……弟子明白了。”微微的沉默之后,雷云只得低声应道。
古代文人极重信义气节,按照蔡邕的秉性,想让他回头当真是难如登天。
不过,他倒也不会完全寄望于蔡邕能按照他的策略行事。
二人一面前行,一面低声交谈著,一路上的言谈均有些伤感,离别的氛围笼罩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走了一段路途,蔡邕突然停住脚步,轻叹道:“念之,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我师徒还是就此别过罢。你孤军在此,可谓身处险地,还是带著琰儿尽早返回辽东为好。”
“老师……”
“父亲……”
雷云、蔡琰闻言神色间均露出一丝黯然。
“好了……你二人不必多言了。”蔡邕笑著望了二人一眼,最后又谓雷云道:“念之啊,目下你雄踞辽东,已是一方霸主,为师为你高兴啊……然而这临别之际,为师有一言相告,盼你牢记在心……”
“请老师赐教。”雷云神色微微一鄂,然后恭然揖手道。
“呵呵……”蔡邕含笑摆了摆手,“不必如此,只是有几句心里话而已,就算是我老头子的一些唠叨罢。”
“呵呵,老师有话尽可讲来,弟子无不奉命。”听蔡邕这么一说,雷云的心情顿时也轻松了不少,微微拂袖道。
“念之啊……”蔡邕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我二人虽然相识不过两日,但为师对你的为人已略有所知……依为师看来,你胸怀大志,必然不会满足于东北一隅,日后必会提兵进取中原,逐鹿天下……”
“老师,我……”雷云闻言面色微微一变,心头同时也有些紧张起来。
古代的文人,多数正统思想较重,嫉恶如仇,而他将来要做的事在这些人看来则无疑是叛逆。
如今不过短短两日,没想到蔡邕竟能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心思。
“你不必紧张……”蔡邕见状不禁叹了一口气,“老夫一生虽忠于汉室,但对你……却别无他求。不过……老师希望你记住一句话,那便是为人行事当堂堂正正,问心无愧……无论今后如何,只要你无愧于心便可,不必拘泥于世间俗理……”
“老师……”雷云闻言顿时一惊。
蔡邕的话当真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以他对蔡邕的了解,他简直不能相信这番话是出自他的口中……
这无疑是对他今后要做的事情给予了默认的态度。
见雷云一副惊愕的神情,蔡邕抬手抚了抚颔下长须,笑道:“念之,今日之言你要牢记。为师言尽于此,你我二人就此别过罢……”
言毕,他回首望了一眼泪眼朦胧的蔡琰,然后轻叹了一声,转身上了马车。
此情此景,雷云心头顿时一阵怅然,而后躬身朝著马车长揖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