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与浊流 (第2/3页)
这些话都是套话罢了,其实彭启丰心里还是希望宁渝能够重用他,至少不能继续留在翰林院,无论是留在行政院还是去都察院,或者是去地方为官,都是不错的选择。
宁渝轻轻摇摇头,“翰文,朕会给你锻炼的机会,但是跟你想象的不一样,留在翰林院,只是朕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这话说的没头没脑的,却是让彭启丰和严鸿奎二人有些疑惑,而反倒是吕毅中心里似乎有所感悟,他望着彭启丰的眼神却是柔和了许多。
“朕以为,你彭启丰之才能绝不比其他几个人要差,但是你们的才能所体现的地方是完全不同的。”
宁渝慢慢说道,他尽可能用委婉的方式去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毕竟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其实还是很单一的,很多人做官的想法都是为了做天下事,为了做万民事,如果告诉他不能做,对于一个人的信心打击是非常大的。
“刘统勋和汪由敦是未来的封疆大才,长于俗务,朕便将他们放到基层去做实事,将来只要不行差踏错,将来部阁高位不是没有机会;吴敬梓谨慎有方,处事不乱,因此放在办公司也是合适的,而陈大受精通算计,心思玲珑,财政部可供其大展身手.......”
宁渝将这些人一一说过后,才望着一脸患得患失的彭启丰,意味深长道:“可唯独你彭启丰,才能真正在学问一道上得到深入研究,这样的才能放在官场上却是可惜了,朕让你进翰林院不过是过度之地,如今却是有一个机会,可以尽情展现你的才能......”
彭启丰深深一礼,叹息道:“臣不善于俗务,亦无折樽冲俎之才能,以致于让陛下操心过甚,臣实在有愧与陛下,陛下但有吩咐,臣万死不辞!”
宁渝哈哈大笑,“朕不要你万死,但是确实有件事适合你去做,那就是创建我大楚第一份报纸,用你的手中之笔,为我大楚百姓带来一方天地。”
“报纸?”
不光是彭启丰有些不理解,就算是一旁的吕毅中和严鸿奎,也感觉有些迷迷糊糊,不过他们大概也猜到了,召集他们三人过来的目的,想必就是为了这报纸的缘故了。
“朕以为,这一次制定的《钦定大楚宪法》和《大楚田亩制度》,为何推出屡屡受挫?原因就在于天下人不懂朕的良苦用心,亦不懂新政之利,就会有抵触的心理,朕不怪他们,可是,朕希望能够通过报纸的形式,让天下人能够知道朝廷的政策,能够明白朕的用心。”
宁渝脸色有些严峻,实际上政令从上而下,很容易出现走形的情况,像王安石变法便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很多政令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真到了地方实施后,却几乎变成南辕北辙,原本的利民之举,变成了害民之举,因此用报纸来保持上下有一条沟通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
彭启丰一听完宁渝所言,却是无比振奋,他原本就是初入官场,还是去的翰林院,心性里还是颇有一番为国为民的气度,高声道:“陛下圣明,若能施行此措施,天下黎庶百姓都能清楚了解到国政,也就少了许多误会和争端,对于陛下的用心也就更能深切感受。”
宁渝微笑道:“只是这报纸想要传达其应有之义,便不能缺少这主笔之人,否则也无人会看,当然这主笔之人需得文坛之大家方可.....朕以为,吕先生和严先生乃江南大儒,正合该负责此事。可为总编及副总编。”
二人听了,当下便领旨谢恩,只是相对于年少的彭启丰,已经一大把年纪的吕毅中多少也经历了许多事,当下便有些犹豫,低声道:“陛下,此举措虽好,可是难免会被一些人所利用,若是落入奸人之手,怕是会引起大乱。”
宁渝微微一笑,他当然明白,如果报纸没有控制好,所带来的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不过他已经做好了相关的举措。
“朕决意在宣传部下设立新闻出版司,负责全国之图书出版以及报刊发行之责,日后所发行之报刊,需要在新闻出版司登记造册,对于其内容之审核亦由该司负责,首任司长暂处于空缺状态,彭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