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印花 (第2/3页)
人走出去,别人一听是九江人,大多会另眼相看。这种优越感是当地百姓和商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所有当地百姓,都以身为九江人而为之自豪。
当池非带着护卫进城时,沿途所有看到他的百姓立刻不约而同地跑过来跪在路的两边热烈欢迎他。
“苏大人回来了,苏大人回来了!”
“是真的吗?苏大人真的回来了?”
“当然是真的,他已经进城了。”
“走,我们快去看看。”
在众人奔走相告之下,越来越多百姓聚了过来,都想亲眼一睹苏大人的风采。
池非虽然平日里很少当众露面,但所有当地百姓都知道,正是因为苏大人出任九江知府后,九江才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在知道苏大人亲自到西北战场后,所有人都担心不已。
害怕这位给整个九江带来了真正繁荣的知府大人会发生什么事。
尤其是那些从商业贸易中获利丰厚的商人们,更是整天求神拜佛希望苏大人平平安安,千万别出事。
在九江这里,他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平待遇和优厚宽松的经商环境。而这一切,全都出自于苏知府的政策和治理。
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重视商业,并且尊重商人的官员。
所有商人都担心,万一九江换了别人来当知府,他们是否还能继续享受这种优厚条件。因此商人们比普通百姓更加害怕池非会出事。
除了百姓和商人外,池非下属的官员在得知上峰已经回来后,赶紧出去迎接,以免怠慢。
“那位就是九江知府苏真?”在沿街一幢二层高的茶楼上,一个身穿长衫、儒生打扮的书生一边说,一边看着被五百护卫小心翼翼地护在中央,在众多百姓的兴奋簇拥下,面带微笑地向众人拱手行礼的池非。
“是的,那位就是备受爱戴、鼎鼎有名的苏大人。
我等能够在九江自由经商,甚至连关税都不用缴,那都是苏大人的功劳。”坐在他旁边的一个中年商人满脸敬佩地说道。
“果真完全不用交关税?那官府如何从中营利?”书生有些不太相信。
中年商人神秘地笑道:“这就是苏大人的高明之处。
虽然不收关税让宁家少赚了一些,但也正因为这点,才让九江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中原地区数一数二的大港口。
每日来往的商人络绎不尽,根本不愁没生意做。
这商人一多,专门接待商人的客栈、店铺和仓库的租金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你可知道,整个九江港的地皮都是宁家买下的,还有港口附近的几个交易市场也是宁家的产业。
宁家光是从这些建在地皮上面的客栈、店铺和仓库里收租,就足已赚得盆满钵满了。”
“原来是靠租金营利,怪不得肯这么大方不收关税。”书生冷笑道。
说得兴起的中年商人并没有注意到书生的态度,继续一脸兴奋地说道:“这还不止,去年苏大人还搞出一项更加赚钱的生意,那就是征收印花税。
那实在是天才一般的构想,实在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
“何为印花税?”
“一般来说,就是百姓或商人在进行房产交易、大笔借贷、货物交易时,肯定会有所凭证。
例如房屋或耕地的话就会有房契或田契,大笔借贷的话就会有借据,诸如此类。
由于这些买卖都不是小数目,交易双方都害怕被人蒙骗,因此往往都会在官府里备案。
而这印花税,正是为此而生。
为了保证交易合法,交易双方可以一起到衙门去请官府里的公正员作证,当面交易。
交易完成后,双方再请官府在房契或借据上盖个章,使其成为官府承认的合法凭证。
当然,要官府担保盖章,是要交税的,因此这印花税就是这样来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日后一旦出现纠纷,事主就可以拿着这份盖上官府印章的凭证作为证据来打官司。
只要有了这份凭证,官司基本上是稳赢不输的。
你想想,民间进行交易的事项何其多,如果这印花税在西北和东北两地全面推广的话,这笔收益是何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