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2 又一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62 又一年 (第2/3页)

文学报社洽谈,想重新在文学报上刊登商业广告。另一方面,想在店里重新寄卖文学报的书店东家也多了起来。

    整个京城报业的销量版图中,文学报的销量已经稳定在平均每期三万份左右;排在第二的新京报平均每期两万六千份左右;排在第三位的是后来居上的真知报,平均每期两万份左右。

    这三家报纸基本上瓜分了全京城九成以上的读者份额。因为内容各有不同,有许多人是三份报纸一起订的。

    这还是京城的销量,三家报纸都开始往外地销售。

    或者应该说,是新京报和真知报看到文学报搞了一份江南版文学报销往江南一带各地后,也开始有样学样,把自家的报纸销往外地提高总体销量。

    其中当然是最早这样做的文学报做得最好,平均每期能销掉七万多份,比京城版文学报足足多出了一倍有余。

    不过这也很容易理解,江南一带地域宽广,识字的人更多,因此卖得更好也就很正常了。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光凭原来几台印刷机已经满足不了需要,池非只能不断引进新机器扩大生产。

    如今在他的印刷厂里,足足有十二台印刷机在工作。负责印刷和挑字的工人全是那些流民孩子,他们基本上已经全部上手了。

    池非也不是个小气的老板,他按产量给这些孩子发工钱。

    做得越多,工钱也越多,多劳多得,十分公平。

    以现在的产量来算,平均每个熟手孩子每月能拿到十两左右的工钱,就算手脚慢一些也能拿到八两左右。

    就连那四个负责排版的女孩子,池非也给到了每人每月固定七两银子的工钱。

    这样高的工钱让这些一年前还在街上流浪乞讨、难以维持温饱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笔作梦都想不到的巨款。

    而且最重要的不是一笔过,而是每个月都有,这简直让他们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因此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般拼了命地干活,一刻都不想停。

    池非不想他们小小年纪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