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能臣德臣孰为重】(1) (第2/3页)
他却并没有因此就故意曲解了萧江沅的回话去回薛王太妃,以离间李旦和李隆基的关系——尽管他确实这样想过。可这是师父交给他的任务,他无论如何也要好好完成,绝不能给师父丢脸。
所以,这一日的千叟宴,众老人看到的上皇和天子,正是父慈子孝,毫无挑剔之处。李宪等兄弟也出席了,见父亲和李隆基的关系缓和了这许多,也都安慰了不少。
千叟宴后几日,李隆基又带着李旦、众兄弟和群臣,搬去了骊山汤泉。李隆基本以为到了年尾,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些,却不想群臣紧接着提出了一个对他来说特别沉重的话题:立太子。
太子乃国之根本,早立可安定朝堂和民心,亦可杜绝兄弟夺位之心,而对于通过特殊方式得继皇位的李隆基来说,这也算是对他地位的一种巩固。大唐开国以来,历代皇帝的东宫都没闲着,他李隆基也不能例外。
可他着实觉得早了点。他人生中的壮年才刚刚开始,就要从儿子里提出一个年长的放在身边,日日等着自己死好继承这大好江山?
他从前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能在姑母和他这个亲儿子之间来回摇摆不定,总是对自己不放心,这下全都明白了。太子还没立呢,他便这般草木皆兵,日后若是立了,他还不知道要怎样多疑,且不论父子之情是否会因此淡薄起来,最起码这皇位他就坐不舒服了。
他本还再等等王皇后的嫡子的……可这么多年都没有,只怕不会有了吧。他并不是个无视大局的君主,目前也不会任自己的感受高于一切,便在十二月先将四个年长的儿子封了亲王,又在开元三年正月初四,正式册立次子李嗣谦为皇太子。
初初得知李隆基这个决定的时候,萧江沅便觉得奇怪,见群臣没有反对的,她就更奇怪了:“既无嫡子,为什么不立皇长子呢?”
皇长子的生母刘德妃潜邸入侍的时间也比皇次子生母赵昭仪要长,且是良家出身,赵昭仪则是伎者贱籍。
李隆基没想到萧江沅不知这个原因,反问道:“你以为你当初是凭什么被祖母安置在身边侍奉?”
这个问题跟她方才问的有关系?萧江沅愈发不明白了,便听李隆基道:“因为你长得好看。”
萧江沅还真的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但怎么都无法相信答案像李隆基说得这样简单。连天皇遗妃都说她有时神似年轻时的则天皇后,她还为此沾沾自喜过,结果今日通过李隆基的嘴,她竟然了解到了第二种答案,她还隐隐觉得,以则天皇后的性子,这答案很有可能是真的。
她不想继续纠结这个问题,便道:“那么,大家立皇次子为太子,便是因为皇次子比皇长子好看?”
李隆基先点了一下头,又摇了摇头:“你说的也算对,但主因不在二郎身上。”说着李隆基愧疚地沉沉一叹,“说来也是我对不住大郎,若不是我带着大郎去打猎,又没照顾好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