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易相风波平地起】② (第2/3页)
相,还能对付得了,有些事该未雨绸缪了,比如易相。
别说圣人对大部分宰相不满意,他又何尝不是?那些人哪是当宰相的材料,这么长时间要不是因为有他张说在,朝政早就出娄子了。只要是个正常的天子,想换是必然的。
张说庆幸一切还在他意料之中,自己又有资历和能力傍身,即便易相,也该轮不到他,但其他功臣伙伴,除了新上任的刘幽求之外,恐怕都不行了。唇亡齿寒,张说不得不为长远打算,不能只是冷眼旁观,他得出点力,左右一下新宰相的人选,至少别是个跟他不和的,否则他也离罢相不远了。
所以,他对于天子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敏感,天子提出要去骊山,他便不禁往易相一事上联系了起来。这一联系不要紧,要紧的是,他真的看出了什么。
圣人可别千万让那人拜相啊……
为了以防万一,张说立即便寻了交好的御史大夫赵彦昭,请他写封奏表弹劾那人。赵彦昭第二日就把奏表呈上去了,却没见任何反应。
按这位年轻天子处理奏疏的顺序来说,是军国大事、御史谏言弹劾和百官问安依次而来。眼下最大的事莫过于关中大旱缺粮,这事张说一直处理得不错,这一日也没有相关奏表呈上,那么赵大夫的弹劾奏表,天子不可能没看到,但凡想做一个明君的天子,哪有不重视御史弹劾的?
张说有点急了,这是不是说明,天子要换上来的新宰相就是那人,所以才会如此包庇?
要是那人拜相了,那还有他张说什么事啊?论能力,他不及那人,论威望,他也不及那人,他还和那人多多少少有过不和,只要那人一来,又有天子撑腰,他张说只有认输的份。他虽年纪大了,但不甘之心犹胜少年,故而扭头又去找了楚国公姜皎。
姜皎此人,与李隆基是自小到大的交情,早已便是通家之好,同皇后及皇后娘家关系也相当不错,别的臣子轻易不能入后宫,他却可以出入无阻。他又是殿中监,负责帝王贴身诸多事宜,和萧江沅也有不少工作交汇之处。
萧江沅从前跟他不熟,这段日子也不由得熟悉了起来——姜皎这个人十分自来熟,热情又风趣。
这一日正午,萧江沅刚从右监门卫出来,便见到了行色匆匆的姜皎,正常情况下遇见,一定是姜皎先跑过来问候,这次却很是反常,他好像根本没看到自己。既然认识,没有见了面不打招呼的道理,萧江沅刚一走近,便见一男子追上了姜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