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阆州之行(六) (第3/3页)
于这些孩童及其家庭而言,那都是有着重大的意义。先生自然可以当得起先生之名。”李晔笑着道。
这不是他客套,而是真实如此。前世的他并没有觉得读书有多困难,只要家里人不反对,起码初中可以顺利读完。
但在古时候不同,没有什么义务教育,读书那是大家族子弟专有的。为什么那些豪门世族可以持续多个朝代而不倒,就是因为垄断了教育。古代人读书,那是个奢侈无比的行为,所以为什么读书人地位高,因为稀少。
原因很多,书籍的珍贵是个重要原因,而且世家大族也很少会允许非族中之人在族学读书。县学、州学这些的所需费用也不少,不然秦易安也不会弃文从武,就是因为家里承担不起府学的所需费用。
而像小月这外祖父杨齐光在教授族中子弟知识的同时,还对外招收学生,更可贵的是不收学费,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殿下说的也是,老朽虽然教授的内容比较简单,但读过书与没读过书的区别还是很大,起码有了改变家中条件的能力。不过老朽也就能照顾到附近的一些孩童,再远点,就无能为力了。”杨齐光见寿王如此认同自己,就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要知道他之前开办这学堂,家中人可是反对声很大,后来是他坚持,才可以一直开到现在。
李晔点了点头,改变目前的教育环境并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若是没有朝廷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环境也很难得到改变,不过李晔准备在平定兴元府叛乱后就设立学堂,专门招收适龄儿童入学读书。
普遍义务教育,肯定是不现实,不过去可以极大地改善普通人没有条件读书的局面。
“本王这里来苍溪,也是因为小月想回来见她的家人。本王知道她多年没有跟家里联系,也着实有些特殊原因,这里面本王也有些责任。所以今天来,除了感谢,还是带着歉意来的。”
说着李晔便起身,对着杨齐光等人微微行礼,这可把杨府上下吓了一大跳。
“殿下言重了。”杨齐光连忙起身道,“老朽是小月的外公,我那女儿命薄,我这作为外公的,有责任照顾小月和小霖,殿下不必如此。”
“既然这样,若是杨老一家不愿在这苍溪居住,本王可以派人把你们接到利州,这样小月也方便回家。”李晔想了想说道。
“殿下的好意,老朽心领了。不过老朽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也算是高寿了,没几年可活,也不想远行,就在这儿家乡之地终老也算是心满意足。”杨齐光摇了摇头拒绝道,倒是把后面一众杨家后辈急的没法。
对于对方的态度,李晔也能理解,古人的乡土情结很严重,客死他乡对于古人来说,无异于一种大罪。
想到这儿,李晔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若是杨老的后辈中有机灵、稳重之人,在本王从阆州返回后,可以一同去往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