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入警队 第61章 最后的下场 (第3/3页)
,引起众多群众围观,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然后认定作案手法、找出作案工具等各项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在张飞扬落网后一直关押在县看守所,县公安局局长何书坤面向社会发布通告,宣布连环杀人案告破。
一年后张飞扬案在C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C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楼大审判法庭公开宣判被告人张飞扬故意杀人一案。
被告人张飞扬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另判决被告人张飞扬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物质损失。张飞扬面无表情当庭表示不上诉。
行刑前,按照惯例,张飞扬和父母见最后一面。
沉默许久的张飞扬在见到父母时,终于崩溃,眼泪哗哗的流。
隔着铁栏,张飞扬母亲满面泪痕道:“飞扬,妈没教育好你啊!”
“爸!妈!下辈子,下辈子我再孝顺你们。”
“下辈子,可别再干这样的事了。”
张飞扬父亲捂着脸,眼泪直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给二老磕头了。”张飞扬用头咣咣的撞着铁栏杆,被民警拉住。
“唉!”张飞扬父亲重重的叹气。
“爸!我错了!”张飞扬情绪失控道。
“知道错了,晚了啊!来世做个好人吧。”张飞扬父亲转身而去,不忍再看。
…
…
这个案件到此就算画上了句号,张飞扬罪行累累,死不足惜。
张飞扬杀人,具有明显的报复动机,观念形成是一个不容易被察觉的心理过程,将近20年前的事情从现实层面上来说已然了结,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一事件所造成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其后的很多年,可以说都是当年事件部分当事人家属心理发展的一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从观念到行动,从因到果的一个时间历程,在这个时间历程里因为种种现实原因,张飞扬从最初的心理失衡并没有得到恢复,相反,从时间纵深各个人生大事件上来看,这种失衡一直在加剧,当事人就会在外界刺激下以极端方式结束这种倾斜,洗刷当年耻辱的同时也重新拿回了个人曾经失去的尊严。
而从影像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张飞扬20岁时所亲历深刻的心理阴影,现场情形会一直以画面印象保留在他的记忆中,这个画面印象所传递的信息就是血腥,暴力,以及隐藏其后的解决问题的观念与方法——弱肉强食,以暴制暴。
弱肉强食的丛林中,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公平,其实是不可能存在的。所有人的不安全感带来的后果只有一个:所有人与所有人为敌。没有安宁,没有平等,没有人能够在这样的世界中自由的生活。
现代社会不是野蛮社会,同态复仇早已随着法治文明的崛起成为走进历史的尘埃,个体对个体的正义早已被法律对所有人的正义所替代。基于证据和事实的法律判断才是现代社会对于任何不法行为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