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六十六章: 沙林毒气 (第2/3页)
臭气熏天。
有士兵想上去抢救,达达特拔出枪指向他们,他犹豫了一下,扣动了板机。看着两个士兵死亡的惨况,听着痛苦的嚎叫,情绪刚刚有些稳定的士兵们又有些躁动起来。
“是沙林。这些人用的是沙林毒气。”骆驼在耳边轻轻说了一句。一下子明白过来,达达特四个特种分队中有一个神秘的分队,根本不让们接触,原来是个化学武器分队。他们闯山崖戴上防毒面具,也是为了免遭毒气袭击。他们进入山腹早有防备,甚至考虑到面对大种群围攻时不惜采用毒气。
沙林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英文名称Sarin,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化学式:(cH3)2cHooPF(cH3)。归属于神经性毒剂,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侵入人体,即使吸入少量数分钟之内也可致人死地。
在常温状态,它的纯品为无色水样液体。而工业品呈淡黄或黄棕色。纯的沙林无味,含杂质的沙林有苹果香味。沙林毒气易挥发,靠自然蒸发就可以达到战斗浓度;150℃以上会明显分解。
沙林可以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黏膜侵入人体,杀伤力极强,一旦散发出来,可以使1.2公里范围内的人死亡和受伤。它分液态和气态两种形式,一滴针眼大小的沙林毒气液体就能导致一名成人很快死亡。中毒后表现为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和剧烈抽搐等,严重的数分钟内死亡。
1938年,由德国人施拉德、安布罗斯、吕第格、范?德尔?林德首次研制成功,那时沙林仅是生产杀虫剂的副产品,这种毒剂就是以上述4个人的姓中的5个字母命名为“沙林”。德国人很快发现这种毒气的军事价值,并投入生产,但是二战期间并未使用。二战后,这种毒剂才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生产。
沙林是有机磷酸盐会破坏生物体内的神经传递物质乙醯胆碱酯脢,生物的所有自主跟非自己肌肉运动是乙酰胆碱跟乙酰胆碱酯脢之间的一个平衡,破坏这个平衡的话,肌肉会只收缩而无法扩张。
1995年3月20日清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