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九章: 秘密 (第2/3页)
人面像就已经存在了。一位美国地质学家发现,狮身人面像所受到的侵蚀表明,它的历史比人们想象中的要长得多。法国学者更是指出,狮身人面像全身曾被大水淹没,只有头部露在外面。而根据气象学家对撒哈拉地区气候历史的研究,这么大的降水量只有1万年前才有。还有些研究者则发现,狮身人面像的尾部和主体修建的年代并不一样,可能哈夫拉法老只是对它进行了修整,而不是它的建造者。狮身人面像的真正建造时间大约在7000~9000多年前。当然也有人认为侵蚀狮身人面像的水分是由尼罗河蒸发而来的,假如这座雕像早就存在,为何在古埃及的典籍中没有提及呢?”候赛因的讲解正是心中的疑惑,看了看四周,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倾听他的讲解。
“狮身人面像们先说到这,们先说记梦碑,说到记梦碑就要先说到古代埃及文字的演变,古代埃及文字的形体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1、象形文字:们所知道的最早构成体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1890年代在Hierconopolis(发音,因为不知道这是埃及的哪个地方,只有如实地记下它的发音)发掘时发现的纳尔迈石板(公元前3000年)多年来被认为是埃及象形文字的最早文献。然而,在1987年德国考古队在阿比多斯发现了前王朝的一个统治者的尤今(发音,没查到这个法老的文献)坟茔,复原了几百块骨片,从中找到了具有完全规模的埃及象形文字。而现代考古学判断这一坟茔的年代为公元前3150年。
2、圣书体文字:为实用和方便起见,书吏又将象形文字的符号外形加以简化,创造了祭祀体文字。在早期,圣书体用于书写各种文献,出现在各种书写材料上,如纸草纸、石碑、陶片等等。随着新的书写体的出现,它的使用范围才逐渐局限于神庙和纪念性的建筑物上,成为装饰性很强的一种字体。这种字体刻画精致,有时还被涂上亮丽的色彩,书写方向非常自由(阅读时以人或动物面朝的方向为起点),而且还可以根据画面空隙的大小安排行文,决定词语的繁简。相比之下,写在纸草纸上的圣书体文字要相对简单粗犷一些。
3、世俗体文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